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我用的第一個IM軟體,當然就是骨灰級的ICQ囉,話說我的ICQ number是1667XXXX,哈,是8位數千萬位是"1"的號碼喔,這好像表示我很老的意思。因為ICQ的號碼一開始是7位數的,每多一個使用者註冊ICQ帳號就會加1,所以我這個號碼還算是很前面的,現在的號碼好像已經到了9位數"4"開頭了吧?!
什麼時候開始玩ICQ的呢?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高一的寒假還是暑假吧,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時把電腦從客廳搬到我和弟弟的房間裡面,但是我們的房間已經滿到容不下一臺電腦了,所以就把電腦主機放在地上,螢幕下面就墊幾本厚書,人就坐在地上用起電腦來,現在回想那個樣子覺得還挺可憐的。當時我才接觸網路沒多久,上網得靠一臺33600bps的數據機,oh my god,我怎麼一直透露出我的年齡,33600bps如果換現在聽得懂的用語,就是上傳、下載速度只有每秒4KB左右的速率,是的,你沒看錯,就是4KB,話說現在我用的ADSL是8M/640KB,下載的速度可以到每秒700K,那時只有4KB,哈哈哈。我的好朋友Kozi拉我進入了ICQ的世界,當時一點也不覺得這個東西會紅,因為那時我正迷的是BBS,覺得ICQ還得多掛一個程式吃記憶體蠻煩的,不過後來可以傳送檔案之後就覺得這小玩意兒還不錯用,收到訊息的「喔喔」聲和打字時模擬打字機的音效更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。
上了大學之後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萬惡的微軟把Windows Messenger內建在Windows XP裡面,於是用MSN的人越來越多了,而且坦白說,MSN的表情圖案真的是好看多了(ICQ的表情實在是...),大家像說好似的,一股腦地都投入了MSN的陣營,而且那時微軟為了搶奪這塊市場,MSN的更新也相當快,算是很用心在經營這個產品,於是我也投入了MSN的懷抱。
到了Jessica School之後,發現國中小鬼頭居然個個都會上網、打線上遊戲,想想自己國中的時候連網路是什麼玩意兒都不知道,不過他們不用MSN、更不會用ICQ,他們居然都用Yahoo即時通這東東,坦白說,我對Yahoo沒什麼好感,因為它合併了我最愛的奇摩站,合併後的Yahoo! Kimo一整個商業氣息,讓我不很喜歡,連帶地也討厭Yahoo的產品,不過,人在屋簷下,不得不低頭,而且Yahoo的帳號我七早八早就有了,有些學生在向我要即時通帳號時,我還是給了,我也屈服了Yahoo的淫威(好像很委屈?!)開始使用即時通。
後來遇見了我人生的真愛,喔,不是,是回到了母體,Welcome to the "real" world!是的,我開始用麥金塔電腦,也就是俗稱的蘋果電腦,因為Macintosh的使用者很少,微軟和Yahoo都「極度」不重視在Mac上的產品發展,雖然雙方都有出for Mac的MSN和即時通,但是功能一整個鳥到極點,於是我投入了Adium的懷抱。
Adium是一個非官方的IM軟體,他可以同時連上各個IM伺服器,整合你各個IM帳號,使其顯示在同一張使用者列表裡面,所以非常方便,而且他的外觀自訂自由度非常之高,根本就是為我這種外觀先決的user所設計的嘛!所以我現在想要連上ICQ、MSN或是即時通就是用這一套Adium,這是我Adium現在的模樣(常常換外觀 :P)。

不過Adium漂亮歸漂亮,但是功能性上也是很殘缺的,看不到離線訊息,沒有語音、視訊,連基本的傳檔案功能都有問題,但是有什麼關係呢?只要漂亮就夠了... XD
2004年,IM市場出現了一支新秀,那就是Skype(不念Sky-pe,是念S-kype喔)。Skype一開始打的市場是語音服務,它靠優異的音訊壓縮演算法,可以在有限的頻寬下達到良好的通話品質,因為對某些使用者來說,打字交談還是有所不便,能直接用嘴巴講是方便許多的,而且當時不管ICQ(此時我已幾乎乎沒有使用了)、MSN或是即時通,雖然有語音交談的功能,卻不好用,Skype就是靠這點切入了當時似乎已經飽合的IM市場,而殺出了一條血路。其後更陸續補齊了其它所有IM共同擁有的功能及特色,今時今日Skype已經不只是可以語音對話的軟體了,它已發展為一套成熟的IM Client。最重要的,Skype讓我感到很親切,這是由於Skype在於跨平臺上所做的努力,雖然Skype for Mac的功能仍然不及在Windows上面所使用的,但是他們讓我覺得有在照顧使用Mac的小眾族群,於是,我也開始使用Skype。
說了這麼多,好像什麼沒提到,喔,對了,有沒有一個IM軟體是蘋果電腦專用的呢?有的,那就是Apple自家推出的iChat。iChat很棒,隨著Mac OS X的不斷更新,iChat的功能也越來越多樣化,在某些方面來說,他或許是目前最強的IM軟體也說不定?!可惜的就是iChat只能夠在麥金塔上執行,所以在臺灣使用它的人當然就寥寥可數了。不但iChat這套軟體擁用的人少,連登入iChat使用的帳號更是臺灣人不熟悉的.Mac帳號或是AIM帳號(這可是美國使用者人數最多的IM服務啊,不過那是美國),這使得用iChat的人更是稀有了,我有iChat軟體,我也有AIM帳號,但是每次登入都只能看到AIM的服務機器人,一個朋友都沒有,啊我是登入心酸的嗎? XD
不過現在這情況有點改觀了,最新版的iChat提供Google帳號(Google Talk)也能登入,話說Google這個現今網路世界的龍頭老大,對我們這些重度的網路使用者來說,誰沒有一個Google帳號呢? :P 加上麥金塔電腦自改用了Intel的CPU之後,有日漸普及的趨勢,所以,我也開始使用iChat了!和同樣使用蘋果電腦的朋友可以透過iChat來交流,而使用PC的朋友可以用Google Talk這套程式,於是iChat終於算是種IM的解決方案了。

以上就是我目前所使用的IM軟體,現在平時一定會開著的就是Skype和iChat了,如果現在要我選一個IM服務來使用,我也會這兩套擇一使用吧,但是人嘛,心意總是整天在換,說不定哪天我又變心了也說不定,哈哈哈。
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從以前到現在,一直都是正版音樂的支持者,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專輯或是歌手,都會很捧場地去唱片行買下他們的專輯,長久以來,也累積了不少的CD專輯,CD音質好歸好,畢竟還是沒有數位音樂來得方便,所以近年幾乎我已經都不聽CD唱片,CD買來後用電腦轉成數位音樂,之後CD就再也不會拿出來了。
因為我使用的是蘋果電腦,所以我都用iTunes這套軟體在聽歌,iTunes有很多的歌曲管理功能,可以替每一首歌加入該有的專輯資訊,也可以加入歌詞,甚至是專輯圖片,只要好好整理的話,電腦就可以是你的最佳歌曲點唱機了。
我整理好的一張專輯,自己訂了以下的規則:
1. 要有完整的專輯資訊,包含專輯名稱、曲名、歌手名稱、作曲者、作詞者、歌詞
2. 音質水準是192kbps AAC encode
3. 800x800或是600x800大小的專輯封面
所以我要作的工作可能是上網去詢找詳細的專輯資訊,把音質太低的歌曲,把CD找出來重新壓過,找出CD封面重新Scan高畫質的圖片。雖然很煩人,但是看著自己整理出來的歌曲資料庫,還挺有成就感的。
目前為止我所整理好的封面: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/cgp0815/CDCover
(都是有買的CD喔!)
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有人可能會覺得有點恐怖,但是我倒是挺喜歡的,雖然每個人的臉都是糊的,但是不知道為什麼,我的眼睛可以自動補上那些消失的細節喔 : )
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直以來有在瀏覽我的Flickr相簿,但是英文又不大靈光的朋友們有福了,因為Flickr實現了他們在農曆年前的諾言,推出了正體中文的服務,以後點連結不用再猜意思了!
但是要怎麼把頁面換成中文的呢?我看到的都還是一片英文啊?別擔心,進入Flickr的網站後,看網頁的最最最下方,是不是有這樣子的一排字:

用力的按下你唯一看得懂的四個大字,噹啷,全部的東西就都變成中文啦。
說話有中文化是件好事,但是對於看習慣英文介面的我,反而使用中文介面會感到很陌生呢,不過相信高興的人還是非常多吧!
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到永豐中學的網站,心中的第一印象是:這八成是哪個倒楣的老師被學校指派到任務,很「辛苦」做出來的,可惜我覺得給學生做應該會做得更好吧,講明一點,永豐的首頁真是爛透啦!
我講得會很誇張嗎?我覺得一點也不,我從高中就開始和網頁製作有密切的接觸,當時臺灣的網路環境才正在起步,我記得當初學校的網站都是託請學生製作的,隨便一間學校的首頁看起來都比永豐的舒服,不相信?沒關係,台北市高中生們最熱衷的一項活動,叫作社團,社團是一群學生,對某一項知識有所興趣,集結起來共同研究的一項活動,許多社團也都有設置自己的首頁,這些無庸置疑都是學生們自力製作出來的,要在裡面找一個比永豐首頁差勁的,還真的蠻困難。
今天早上,我想查一下永豐的校史,發現永豐的首頁更新了,心中還嘉許了一番,想說終於明白舊的首頁那個樣子見不得人,知道要換新的了。新的首頁看起來還算是落落大方,除了左邊那排讓人看了眼花的banner,還有中間幾乎是沒有排版的文字資訊外,右上角那個校徽的flash倒是做得還不錯。首頁的印象可以給個65~70分吧!(以前的就不用提了)
再來免不了要逛一下裡頭的內容,結果真是讓人吐血,這根本是中看不中用的網頁嘛!很多無效的連結(想連結到我的D槽、或是想連結到192.168.x.x是怎麼一回事?),而且我對於動不動就要人下載Office檔案的網頁作法非常感冒,為什麼不能想辦法直接在瀏覽器上呈現出來呢?要是看的人家中電腦沒有安裝Office怎麼辦呢?最後整個網站的結構應當也要做一些調整,像我想找個校史,校史應該是一間學校很重要的東西吧?卻要翻了一會兒才能找到,總覺得進步空間很大很大。
永豐網頁的製作者也不用傷心,因為我個人就比較龜毛,因為像Yahoo!的首頁我也看不爽很久了。一堆flash、script不知道是在做啥,網頁沒有變特別好用,卻把整個瀏覽器的效能都拖累了,所以就算是Yahoo!的首頁我也覺得是一個失敗的作品。加油,我覺得你很有潛力的。 XD
參考連結:
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:http://www.ck.tp.edu.tw
建中電子計算機研習社:http://ckeisc.org/m26/
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身為「外觀先決」一族的我,更換電腦的桌面簡直是家常便飯
不過今天心血來潮,在IconFactory這個網站抓來很多新的圖示來更換
換完之後整個神清氣爽~ XD

只是動點小手腳,就覺得自己在用新的電腦一樣
感覺真的很不錯喔!
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cgp08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